尿频疾病 尿频的表现有那些??
医网摘要:
患者提问:
尿频
患者基本信息:年龄: 22
病情描述:
感觉自己有尿频的现象.2到3个小时左右基本上要尿一次,不知道算不算尿频
病历:
患者想得到的帮助:
医生回答,只能参考:
你好,不算.引起尿频的原因很多,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:
(1)尿量增加:当尿量增加时,排尿次数亦会相应增多.在生理情况下,如大量饮水、吃西瓜、喝啤酒,由于进水量增加,通过肾脏的调节和滤过作用,尿量增多,排尿次数亦增多,便出现尿频.在病理情况下,如部分糖尿病、尿崩症患者饮水多,尿量多,排尿次数也多.但均无排尿不适感觉.(2)炎症刺激:膀胱内有炎症时,神经感受阈值降低,尿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,产生尿频,并且尿量减少(成人<300~500毫升/次).因此,尿频是膀胱炎的一个重要症状,尤其是急性膀胱炎、结核性膀胱炎更为明显.其它,如:尿道炎、肾盂肾炎、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频.在炎症刺激下,往往尿频、尿急、尿痛同时出现,被称为尿路刺激征,俗称“3尿征”.(3)非炎症刺激:如尿路结石小知识:尿路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。尿路结石构成急性尿路梗阻时,临床表示较为典型,其诊断其实不坚苦。大夫回覆,只能参考: 尿道结石尿路结石构成急性尿路梗阻时,临床表示较为典型,其诊断其实不坚苦。原发性尿路结石往往与某些疾病容易混合,须与之鉴此外疾病有: 1.尿道狭小。尿道狭小的首要症状为:排尿坚苦,尿流变细、无力、中断或滴沥,并发感染时亦可有尿频、尿急、尿痛及尿道分泌物。某些外伤性尿道狭小亦可能扪及尿道硬结。 尿道狭小往往无肾绞痛史及尿砂石史,而有其原病发因,如毁伤炎症或先天性医源性等启事;其排尿坚苦非突发性;尿道探通术可于狭小部位受阻;X线平片无结石暗影,尿道造影可显示狭小段。 2.非特异性尿道炎。非特异性尿道炎时可有尿痛、尿频、尿急及尿道分泌物。慢性非特异性尿道炎可并发尿道狭小而呈现排尿坚苦。 非特异性尿道炎无肾绞痛或尿砂石史无急性排尿坚苦,尿道扪诊不克不及触及硬结,X线查抄无结石暗影。...、异物,通常以尿频为主要表现.(4)膀胱容量减少:如膀胱占位性病变、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较大的膀胱结石等.(5)精神神经性尿频:尿频仅见于白昼,或夜间入睡前,常属精神紧张或见于癔病患者.此时亦可伴有尿急、尿痛.
医生回答,只能参考:
尿频是一种症状,并非疾病.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小便次数增多,但无疼痛,又称小便频数.
尿频的原因较多,包括神经精神因素,病后体虚,寄生虫病等.对尿频患儿需除外尿路感染、外阴或阴茎局部炎症等.
本病的治疗应针对病因,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尚不多.
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,肾气不固,膀胱约束无能,其化不宣所致.此外过于疲劳,脾肺2脏俱虚,上虚不能制下,土虚不能制水,膀胱气花无力,而发生小便频数.因此尿频多为虚症,临床上应用温补肺肾、收敛固涩可取得疗效.
尿频的原因较多,最常见的为尿路感染,老年人尿频的主要原因是前列腺肥大,妊娠妇女尿频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压迫膀胱所致.
治疗手段比较多而且临床效果可靠.感染性尿频以抗感染治疗为主;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频,可以通过药物使前列腺缩小,也可以通过手术摘除前列腺;孕妇尿频可以通过心理治疗以及适应性训练得以改善.
正常成人日间平均排尿一般男性4-6次,女性3-5次,夜间就寝后0-2次.若排尿次数明显增多,超过上述范围,则为尿频.尿频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.由于饮水过多、精神紧张或天气寒冷所致者为生理性尿频;由于泌尿生殖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(如尿崩症、糖尿病)所致者为病理性尿频.
小儿尿频的原因:哺乳期婴儿,进水量较多而膀胱容量小,日排尿可达20次左右,1岁时日排尿15次左右,至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则日排尿6?7次,如排尿次数过多则为尿频.发生尿频的原因很多,应结合具体表现和化验检查,综合分析,找出原因.常见的原因有:
1、尿道及季节因素:如尿频但每次尿量不多,尿时无痛苦表情,也无其他症状,首先要考虑局部因素,如尿道口发炎,包皮过长,或蛲虫刺激阴部等.此外,季节因素,冬季多尿是正常现象.
2、饮食性多尿:如尿频同时每次尿量多,而无其他表现时,首先要注意是否喝水太多,尤其是喜欢糖水的小儿多发生.
3、神经性尿频:幼儿膀胱逼尿肌发育不良,神经不健全,可发生白天点滴性多尿,可达20~30次,但是夜间排尿正常,有反复发作趋势,尿化验检查正常,此病是非由炎症引起.
4、泌尿道炎症;如尿频、尿急、尿痛或伴发热,应考虑有泌尿系感染,如膀胱炎、肾盂肾炎等,尿检.查显微镜下可查到脓细胞或大量白细胞,严重时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,需抗菌素治疗.
5、特殊疾病:如尿频伴尿量多,同时有口渴多饮、多么、消瘦的情况,应注意检查尿液,如尿内含糖则应考虑糖尿病,如尿内无糖而比重低则应想到尿崩症.
尿频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,如果炎症引起,以抗感染为主,因蛲虫所致给予驱虫.包皮过长可行手术,单纯饮水量过多适当控制进水量等.除此之外,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,勤洗澡换衣.
更年期尿频:尿频是更年期以后妇女的常见症状,有时候是精神与心理所引起,尿频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“尿紧急”,病人一有尿意就必须赶紧上厕所,否则来不及的话,尿液就会自动流出,成了尿急尿失禁.正常人的排尿行为,是由大脑发号施令来控制的,如果是膀胱过动症患者,由于膀胱不服从大脑的指挥,发生不随意或过度收缩而导致尿频、尿量少、急尿、急迫性尿失禁的现象.一般发生膀胱过动症的患者中,有百分之810是属于心因性的毛病,而且各种年纪都有,主要是紧张的生活使神经系统无法松弛,例如工作压力、生活紧张焦虑等.另一个原因,则是器官方面的原因,譬如大脑病变使控制小便开关的功能丧失,或是中枢神经系统受伤,像是车祸或其他原因半身不遂的,或是膀胱壁之弹性变差像是经常憋尿的人,或是膀胱发生感染的人导致膀胱非常敏感,容尿量减少等等.尤其女性的尿道大约只有5厘米,细菌很容易走这条快速道路直上膀胱,所以尿路感染的机会要比男性高,再加上女性的会阴部开口一共有3个,包括尿道、阴道和肛门,其中只有尿道平常是无菌的,如果阴部卫生情况不佳,像白带过多,就很容易造成尿道感染而引发膀胱炎.而尿频严重到了尿急尿失禁的情况时,大多是急性膀胱炎的并发症,使膀胱的黏膜经常受到刺激,造成“不稳的膀胱”,就会把持不住尿意,而成为尿频、急尿,甚至尿失禁.而不明原因发生膀胱过动症的患者中,又以女性居多,一般由于患者对膀胱过动症和尿失禁有错误的认知,认为是正常的老化现象或妇女产后难免会发生的疾病,以致病情平均拖了45年才就医,就诊率也普遍偏低.其实,膀胱过度收缩所造成的尿频、急尿乃至于尿失禁,这种情况一般都采取较保守的药物治疗,以及辅助性复健运动如膀胱训练与加强骨盆底肌肉来加以改善,通常可以得到不错的改善.
肾移植患者容易出现尿频症状:据路透社健康新闻纽约讯根据荷兰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结果,肾移植患者术后常常会出现尿频的症状.在研究中,大约有半数的患者主诉在肾移植术后每天白天要上7次以上的厕所,而有62%的患者抱怨每天晚上至少要起床两次.来自St.Radboud大学医疗中心的MarianJ.a.verWeide及其同事对63名肾移植术后的患者与74名门诊患者进行了对比,比较其排尿习惯.
研究人员试图搞清楚是哪一种下尿道症状困扰着这些患者,是膀胱刺激痛还是尿流率较低造成的.尿频是在这些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症状.根据研究,他们认为
责任编辑:liuwei    本文来源: http://nk.ewsos.com/nkmnwk/20120522/649230.html